现代信息技术助力翻译教育“驾数腾云”

本文发布于2016年5月28日
 背景

以下内容是我在第八届“中国翻译职业交流大会”第二分论坛“语言技术驱动与语言服务共享”的发言,题目为“现代信息技术助力翻译教育'驾数腾云'”。
 
大会前我特别忙,我人又比较懒,所以在大会前一夜我依然没有做完自己的发言PPT。我转念一想,既然发言题目里有“驾数腾云”,意为“在云端驾驭数据”,所以我索性采取一种新的发言方法:在开会时公布我的微信公众号二维码,大家扫一扫即能看到我的发言全文,观众不必再拍照,不必再询问是否可以共享PPT,在场的有心人也不必文字记录我的发言,所有我想今天分享的内容都在这篇文章中。

既然是这届大会的“新人”,我希望这样的发言方式能够有一点点新意。

以下是我的发言正文:
 
一、翻译教育+
 
几组与翻译教育相关的数据
 
在前些天召开的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2016年年会上,有一组刚刚发布的权威数据:MTI(翻译专业硕士)自2007年设立以来,每年招生8500多人,累计招生36000多人,已经毕业的MTI学生20000多人,全国206家大学开办MTI学位教育。
 

今天我再公布另一组数据:

2013年9月,由北京大学俞敬松老师主讲的《计算机辅助翻译原理与实践》慕课课程经过四个月的筹备后正式上线,截至2016年5月,该课程分别在清华大学学堂在线平台、美国的Edx平台、Coursera平台、上海交通大学的好大学在线平台、北京大学的华文慕课平台等国内外知名的慕课平台上线,累计注册学习人数为:25000+

该课程在4个月的时间内共录制视频155个,视频总时长超过25个小时。
注:“慕课”为“MOOC”的中文译名,全称为“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
 

我再公布另一组数据:

2016年3月,由北京语言大学高级翻译学院名誉院长刘和平教授主讲的《翻译理论与实务》在高翻学院自有网络课程平台“高翻学堂”上线,共133人选修。

截至2016年5月底,共录制视频238个,视频总时长为3227分钟,约为54小时,目前课程仍在继续,预计课程结束时视频总数将超过300个,视频总时长将超过70小时。
 

在慕课出现之前,没人能想到一门上线不到三年的偏技术的翻译专业课程的注册学习人数会超过翻译专业硕士的已毕业生人数。

在“高翻学堂”上线以前,我难以想象一门开设不到三个月的翻译理论与实务课程的教学视频总时长已经比花费四个月录制的慕课课程视频总时长多了一倍。

现代信息技术支撑下的翻译教育相比过往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享受翻译教育的学生人数爆发性增长,翻译教育过程中产生数据也在爆发性增长。
 

而所有刚刚提到的课程视频都在“云端”,现在您拿起手机或平板电脑,都可以前往观看,无论是偏技术的计算机辅助翻译原理与实践课程,还是偏理论的翻译理论与实务课程,都是现代信息技术支撑下的翻译教育新模式,在今天的中国翻译教育圈里,这些都是最前沿的正在发生的真实案例。现代信息技术已经让学生能够通过云服务随时随地享受优质的翻译教育。

现在很多更新换代的事物都喜欢在名字后面添一个“加号”,我也跟个风,称这样的翻译教育为:“翻译教育+”。
 
二、“翻译教育+”的实现方式
 
我的发言题目叫做"现代信息技术助力翻译教育'驾数腾云'",刚刚我提到的两门课程我都有幸加入其中,所以接下来我将用图片的形式展示这些课程背后的现代信息技术,让大家对“翻译教育+”有更直观的认识。
 
下面这张图是俞敬松老师的课程拍摄实景图和课程视频制作流程:

640.jpg

 
下面这两张图是刘和平教授的《翻译理论与实务》课程实景图:
 
下面这两张图是学生编辑视频所用的装备:
 
下面这张图是背后支撑北京语言大学高级翻译学院课程平台“高翻学堂”的服务器硬件:IBM企业级服务器
 
下面这张图是背后支撑北京语言大学高级翻译学院课程平台“高翻学堂”的服务器软件:VMware服务器虚拟化系统
 
下面这张图是我们刚刚建成的中外语言服务人才培养基地的笔译与本地化实验室:
 
下面这张图是我们刚刚建成的中外语言服务人才培养基地的同声传译实验室:
 
下面是中外语言服务人才培养基地采购的部分专业笔译软件的目录,包括:计算机辅助翻译软件、语料库软件……
 
下图是高级翻译学院的翻译专业研究生基于上述软件中的memoQ Web云翻译平台正在进行的北京语言大学官网的本地化项目:
 
以上这一切都是翻译教育背后支撑其不断向前发展的现代信息技术,既有硬件,也有软件,当然还有一批为之不断努力的教师团队和学生团队。
 
三、“翻译教育+”的特点
 
“翻译教育+”与“翻译教育”的区别
 

看完有图有真相的“翻译教育+”实现方式后,大家也许对“翻译教育+”有了初步的认识了,那么这样的“翻译教育+”与以前的“翻译教育”有什么区别呢?

我认为最大的区别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存在和现代信息技术的隐身。

翻译教育后面多了一个“加号”,是因为现代信息技术的存在使得今天的翻译教育走出传统观念的束缚。正是现代信息技术,我们才可以把以前的翻译教育中不可能统计出来的数据统计并整理出来,用来预测未来的翻译专业学生的学习行为,帮助翻译教师和教育管理者更好的决策。

我之所以会提现代信息技术的隐身,也是缘于我近来对翻译技术发展方向的思考,我认为翻译技术目前有点过于锋芒毕露,吓住了一些不明真相的群众。

如今知道翻译技术重要的老师和学生已经很多,开始接触和使用翻译技术的人也有很多,但是真正能灵活运用包括翻译技术在内的现代信息技术的老师和学生还是太少,这是翻译教育圈教师组成结构不合理的一个表现,也是未来翻译教育改革的一个方向,需要引入更多懂技术的老师来做一些教辅的工作,而不是让已经学习翻译、教授翻译很多年的翻译老师去从零开始学翻译技术。一旦这些懂技术的老师开始进入翻译学院工作后,主要任务就是施展现代信息技术的魔法,让翻译技术隐身,让现代信息技术隐身。

关于翻译技术隐身的话题,以后有机会我还愿意继续谈谈我的浅见,回到今天的话题,现代信息技术对翻译教育的助力作用,我认为现代信息技术至少包括软件的使用技术和硬件的使用技术,并不仅限于像SDL Trados这样直接面向翻译流程开发的技术工具,任何有助于翻译教育的技术都可以被利用起来应用于翻译教育过程之中,融入到翻译教育的方方面面,融入到翻译教育工作者和翻译专业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的方方面面。

如何融合?有些老师可能会说,谁能像北语那样拿到那么多的国家经费来购买硬件和软件。但是我想说的是,现代信息技术助力翻译教育“驾数腾云”,核心并不是那些昂贵的硬件和软件,而是由翻译专业师生共同打造的现代信息技术背景下的“翻译教育+”解决方案。
 
四、“翻译教育+”解决方案
 
翻译学院的核心语言资产

我举个很简单的例子:

现在的学生懂得的技术工具远比老师要多,对包括翻译技术在内的现代信息技术的接受能力比老师要快得多。

在一所高校里,翻译教师的职业是教师,而不是企业里的技术员或项目经理,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什么都会,来一个网站也能翻译、来一个不知名的软件也能翻译。

老师能做的事情是:组织学生开展案例驱动的翻译学习、项目驱动的翻译学习,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使用各种免费的现代信息技术工具(比如有道云协作、百度网盘等等)去创造知识并整理知识,然后将知识延续给下一届的学生,将各种类型的项目的操作方法积累成学校的解决方案,积累成学校的语言资产,成为一所翻译院校的核心竞争力,未来评估一所学校的翻译教育的好坏的标准之一也许就是这所学院能够为学校和社会提供多少种语言服务解决方案。
 
北语高翻在这一块儿也做了一些工作,下图是我的计算机辅助翻译课程的知识管理平台,我所有的课件都在这个平台上,往届学生的期末论文也都在这个平台上,新一届学生的期末论文可以选择往届学生的题目,基于他们的工作继续去完成,这样才能有所创新,而不是重复造车。如果没有像高翻学院那样的服务器,在网络上也能找到类似的服务提供商,这样的知识管理平台只需要每个月几十块钱就可以负担,花费不到1个小时就可以搭建完成。
 
除了计算机辅助翻译课程外,翻译项目管理课程也通过“高翻学堂”在线课程平台开设(甚至是翻译专业本科生的英语听说课),往届学生的课堂演讲都录制成视频放到这个平台上,新一届学生可以观看这些视频,基于前人的工作发现新的点,然后去创造更多的知识。

所有这些都为高级翻译学院提供了宝贵的语言资产,都为未来的学生创造了宝贵的财富。

一旦我们向社会公布了这些语言资产,那对这个社会也会有极大的帮助,正如刘和平院长为高翻学院题写的院训所讲的那样:“挑战自我,服务他人,沟通世界”。

然而,所有我们做的这些,钱和软硬件并不是关键,我们需要的是对现代信息技术的接纳和善用。在我们所做的众多翻译教学实践中,现代信息技术已经隐藏在了所有这一切的背后,学生并不知道这些平台背后是怎样的现代信息技术在支撑,他们看到的只是“云端”知识呈现的新形式,并不断往其中共享新的数据,学生自己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成长。
 
结语

虽然现在人人都在提“大数据”,我们也确实积累了一些语言数据,但实话实说,我们目前的这些语言数据离“大数据”还相差太远太远;我们所谓的“云端”也并非真正的“云技术”,数据只不过是存储在学校机房的一台服务器上而已。

但我们在翻译教育道路上所做的“驾数腾云”之举将不会停歇,我相信我们今天所做的事情能够为中国翻译教育的信息化改革做出一点点的贡献。

在我发言的最后,我希望发出呼吁,希望翻译教育圈里老师们能够以学生为中心,把舞台交给学生,让他们成为教学的主要力量,把学生组织起来自发学习和使用现代信息技术,老师的作用是引导和提问,只有这样学生才可以得到锻炼,现代信息技术才可以得到善用,翻译教育才能真正“驾数腾云”。

欢迎各位专家批评指正。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